
1948年,东北战场进入最胶着的时刻配资吧,国共之间的较量正在逐步从“拉锯”向“决战”转变。
就在这个关键时候,长春城里发生了一件“让人摸不透”的事,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突然起义,给解放军送来了一封降书,但却在明确的五项要求面前,只点头答应了四项。
三年后,抗美援朝战场上,50军坚守汉江南岸,打得美军头疼不已。
彭德怀说了一句“我给你们鞠一躬”。他为什么会说这样一句话?
能打的60军,怎么突然起义别看后来曾泽生在志愿军里风光无限,1948年时他其实是个骑虎难下的困兽。
60军是抗战中打过硬仗的滇军主力,曾泽生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实干将。
可就是这么一支部队,在长春被围五个月后,选择了弃暗投明。
展开剩余87%很多人以为他是被策反的,其实不然。真正让他下决心起义的,不是宣传攻势,而是现实逼出来的。
当时的长春,国军守城部队粮尽弹绝。60军每天口粮不足二两,士兵不是饿死就是逃亡,连军官都开始吃纸充饥。
城市被完全封锁,外面是几十万东北野战军,里面是随时可能出卖他的新7军和52师。蒋介石的电报一封接一封,催促突围,可从没提过派兵接应。
曾泽生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:这仗不是打赢打输的问题,而是他和两万云南子弟能不能活下来的问题。
他不是为了理念起义,而是为了人民起义。
而且他起义的方式也很讲究,没搞突然袭击,也没搞偷袭。他提前写好降书,找两位师长面谈,用的不是命令口吻而是商量语气,还把那支自己打台儿庄时用过的配枪放在桌上,说了一句:我不想再对中国人开枪了。
长春守不住,突围也没戏,继续死守,等来的只会是全军饿死。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。
曾泽生提交起义信后,解放军方面并没立刻接受,而是派出联络员刘浩秘密进城接触。这个细节很关键。说明我军高层对这场突如其来的“投诚”,保持谨慎态度。
毕竟当时长春城外,蒋介石正在催促突围,很可能是诈降借机开溜。于是,刘浩与曾泽生见面,把五条要求一条条列清楚:
协助我军顺利进城, 对新7军动态进行监控,必要时可开火, 确保通讯和仓库完整无损, 出城接受改编, 发布公开起义声明,劝说其他部队。曾泽生答应了其中四条,唯独第二条,“必要时对新7军开火”,他坚决摇头。
新7军是他多年的老对头,关系虽差,但毕竟是国军系统的自家人。他不愿意成为“内讧”的第一人,更重要的是:他清楚,一旦两军交火,形势就会彻底失控,局面就不是和平起义,而是兵变了。
刘浩回报萧劲光后,萧劲光也觉得这事不好硬来,干脆电请毛泽东。毛主席的批示只有一句话:不能要求过度。
这句话,成了曾泽生的定心丸。解放军方面立刻调整策略:新7军的问题我们自己解决,你们不用动手。
曾泽生的反手操作干净利落得到毛主席的答复,曾泽生才彻底放下顾虑,推动起义进入实操阶段。而他拒绝的那一条,其实是风险最大、最容易引发连锁反应的一条。
所以别看他只答应了“四条”,但从实际操作难度上讲,他完成的任务,已经超过了最初的要求。
起义不是写个信就完事的。要成事,必须控制住所有变量,尤其是叛变风险最大的那部分人。
对曾泽生来说,最棘手的,是暂编第52师。这个师的师长李嵩,是蒋介石亲信,黄埔六期,政治立场极端坚定,性格又强势。更要命的是,这支部队是专门用来“监督”60军的。
所以他决定先下手为强。
10月17日凌晨两点,曾泽生下令召开“突围会议,邀请李嵩及其三位团长出席。而实际上,这场“会议”是一场设好的“请君入瓮”行动。会议进行到一半,军部警卫张维鹏带人破门而入,直接将李嵩等人控制。
与此同时,副师长欧阳午早已站队,迅速调动各营主官,宣布“军长起义,必须统一行动”。
不到两个小时,整个60军完成管控、集结,进入起义状态。
这个操作非常干净利落,没有混战、没有内讧、没有兵变。
起义成功控制60军后,还有一个关键变量——新7军。这支部队与60军一墙之隔,驻守长春西半城。若他们开火阻止起义,整座城就会陷入乱战,曾泽生的努力将功亏一篑。
凌晨三点半,60军开始大规模调动,向东城门集结。新7军哨兵立刻察觉,紧张到手指搭在扳机上。双方最近距离不到50米,空气凝固到几乎能听见心跳。
就在这时,一个新7军士兵喊了一句:滇军兄弟,你们走了,我们咋办?
60军士兵回了一句云南话:“把枪举过头顶,中国人不打中国人。”
新7军哨兵一个接一个举枪过头,站在原地,既不跟也不拦。
拂晓时分,解放军顺利进城。两天后,新7军军长李鸿宣布起义。又过两天,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被卫士押送,向解放军投诚。
起义后,60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。
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,志愿军组建初期兵力紧张。50军作为起义部队中战斗力较强、政治表现良好的代表,被列入首批入朝作战主力。
朝鲜战场,战火正酣,志愿军与美军在汉江一线反复拉锯,局势胶着。
就在这样的关键节点,曾泽生率领的第50军被赋予了一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——坚守汉江以南,死死顶住美军的进攻主力。
这是块最难啃的骨头,地形开阔、缺乏掩体,敌人是火力强大的美军正规军,而50军的装备极为简陋,连通讯都靠人跑。可就是这样一支部队,硬是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,守了整整50个昼夜,把美军牢牢挡在江北,没让敌人前进一步。
这场战斗结束后,曾泽生带领部队代表前往志愿军总部汇报。会议室气氛一度沉默,彭德怀在听完汇报、详细了解50军的伤亡数字后,站了起来,没有说很多套话,只是对着曾泽生深深鞠了一躬。
他说配资吧,“你们50军打得好,对得起党和人民”。曾泽生后来在日记中回忆说:如果当年不起义,或许就没有今天这一鞠躬。
发布于:河南省鼎坤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